(资料图)
2022年,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(以下简称“新方案”和“新课标”)落地实施。新方案和新课标是育人蓝图,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,目标鲜明、立意高远;新方案和新课标也是改革的路线图,引领着改革的进程,路线清晰、策略具体。课改的理念、目标、原则、要求正在转化为真实、丰富的实践,课程教学改革的种子破土萌芽,总要长成一棵大树。
9月10日,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开展“鲜花敬师情 童声颂师恩”活动。
“新方案”“新课标”要通过“新实践”去落实、去实现。“新实践”究竟“新”在哪里?“新”在这种实践是学会反思、学会改变的过程,是勇于探索、积极创造的过程,是以务实的作风不断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。只有坚持“新实践”,才会达至课程改革的目标。
新实践,内心一定要有“指南针”——高质量育人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,高质量说到底是育人的高质量。毋庸置疑,只有落实高质量的课程、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育人目标,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他们能吃苦、肯奋斗,他们有爱国情怀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因此,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,坚决抵制应试教育的干扰,努力践行课程育人、学科育人、教学育人,探索规律,总结经验,让课程教学改革的“指南针”永远指向高质量育人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。
新实践,手中一定要有“方向盘”—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、包容性的突出特点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与信念,是我们坚定的意志与力量,各民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实现民族大团结、大进步。新实践要注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在课程教学中。高质量实施新方案、新课标不能忽视民族地区的需求和特点,开发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更要关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和科技水平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。但是,必须以“多元一体”为原则,“地方性”一定要映射“国家性”,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统一性,通过课程、教学造就学生新的文化心理结构,生中国之根,铸中国灵魂。
新实践,一定要构建新框架——把握课改原则。课程方案确立了基本原则,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高度凝练,它构建了理念、内容、方法相统一的框架,具有标准性、法则性和原理性。课程方案规定了五条基本原则:坚持全面发展、育人为本;面向全体学生,因材施教;聚焦核心素养,面向未来;增强课程综合,注重关联;变革育人方式,突出实践。这五条原则,从课改方向、对象、内容、机制、方式作了概括。只有瞄准这些原则,才会形成切实可行的实践框架,全面推进新方案、新课标实施。
新实践,一定要探索新机制——解放教师的创造力。教师是新方案、新课标的实施者,他们的理念和能力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。我们要尊重、信任、引领教师,要真正解放教师,开发他们的智慧,鼓励创造,在实践中探索新途径、新方法、新技术。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,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首先成为立德树人的智者,遵循规律,用专业的方式,为时代乐育人才。
日前,教育部印发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》,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正式启动。在行动方案的指导下,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也将迎来新气象,愿新方案、新课标、新实践在民族地区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新经验。
(成尚荣作者成尚荣系原国家督学,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,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)
《中国民族教育》2023年第7-8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