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我们说:“长桌最不适合中国家庭”,现在情况发生了扭转。在我们的持续调研中,近几年7成以上的业主,都选择了长桌。
并且对于长桌的倾向,今年依旧呈现明显上涨趋势。
不是盲目跟风,看完本篇你会知道:极小户型圆桌可能更能有灵活动线。但大部分人家,尤其是餐桌功能复合多样的话,长桌更合适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消失的方桌
是被打破的中式规矩
比起长桌、圆桌,方桌更能满足国人心中的国粹感,如今却几乎从中国家庭里消失了。
传统方桌被称作“八仙桌”,可容纳8人用餐,再小一些,按照可以坐下的人数,分别叫“六仙桌”“四仙桌”。
将其陈列在厅堂,家人用餐或者招待宾客;放置于书房,又能成为香几,配合香炉、盆景等摆件装饰。
八仙桌起源于辽金,兴盛于明清,几百年间一直都被视作中式主流餐桌,其因有二。
一是礼仪象征,中国是推崇中庸之道的礼仪大邦,中式家具设计也追求“不偏之为中,不易之为庸”的理念,趋于方正对称。
方桌端正守中,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暗示,于方桌就坐也要保持仪态端庄,遵循上桌礼仪。
二是地位划分,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下,尊卑等级观念深入人心。
方桌可以依据上下左右、东南西北,分为首席、次席、偏席,再按照长幼尊卑依次入座,满足家主、宾客的虚荣心。
古时候也有圆桌,通常尺寸较小,被称作“百灵台”。
一般不入厅堂,而是位于闺房、庭院中,搭配小圆凳,供休憩饮茶、游园间隙驻足。
清朝一些官宦聚餐的场所,也会使用直径130cm的大圆桌,按照圆的切点平均入座,可以入座8人,人与人比肩很少对视。
到了民国时期,为了推翻统治阶级,提倡人人平等,对入座者一视同仁的圆桌,才作为餐桌普及。
顺带提上一嘴,改革开放很多年了,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着方桌礼仪,长幼尊卑分席坐,妇女儿童不上桌。
方桌的消失,是我们对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规矩的摒弃,但八仙桌本身,依然是传承工艺的国之精粹。
国人饮食30年巨变
餐桌也在变
95年-05年:下馆子文化
90年代末,中国经济快速发展,餐饮业开始盛行。
那时候家中没什么好吃的,特别期待谁家办喜事,能吃上转盘圆桌上的大虾、烤鸭。
到了21世纪初,菜系更丰富了,火锅北上,东北菜南下,肯德基入驻小县城。
还时不时能跟朋友下馆子搓一顿,围着简单的木质方桌、长桌,来锅串串,来碗牛肉面。
这时期,人们对家中餐桌的印象反而不太深刻。城市住宅面积小,甚至很多老公房没有单独的客厅餐厅,贴墙的四人方桌,能放在角落的小圆桌,虽不起眼却最为实用。
05-15年:硬菜搬进家
由于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,天南海北的鸡鸭鱼肉、水产海鲜都能在超市轻易买到。
那些曾经在酒店里看馋了的硬菜,稀松平常地进入千家万户,还有逢年过节三代同堂,十多道菜摆满桌。
原先的小桌不够用了,饭馆式的大长桌、大圆桌,也演变为国人的家庭餐桌。
15年-至今:DIY更健康
大鱼大肉吃惯了,更追求营养健康,人们爱上了在家diy美食。
一台破壁机,夏喝饮品冬喝汤;一只电烤盘,在家撸串无负担;一台空气炸锅,红薯、蛋挞、蜜汁鸡,万物皆可空气炸。
还有吐司机、咖啡机、电饼档等等,谁家没有几个呢?疫情3年,更是将diy饮食推向高潮。
便于操作这类厨电、餐具的长桌,也撑起了半个厨房料理区的功能。
餐厨设计
决定了长桌更适宜
由于饮食的改变,中国家庭的餐厨设计也越来越多元化。
告别前20年的狭小昏暗,开放式、半开放式厨房以及中西分厨,成为一种家装流行趋势。
在酷爱爆炒爆辣的成都,近两年做开放式厨房的用户越来越多,开放式的岛台,或者半开放式的窗口吧台,搭配2m大长桌,好看又实用。
多功能客厅作为这几年的主流设计,往往与餐厅、书房融为一体,为了让空间更开阔,茶几也被淘汰。
长桌不再只用于吃饭,而是承担起一部分客厅功能,兼具办公、学习、阅读、手作等用途,成为家庭交流的核心区。
收纳空间也被着重强调,能够隐形的折叠式长餐桌,完美嵌入橱柜、餐边柜,颜值高不占地儿,受到热捧。
一些长桌建议
长桌宽度在60cm,就能满足基础的吃饭功能,但是多人用餐,菜品一多,碗筷放置就变得十分拥挤。
多功能用途的餐桌,建议宽度在75cm-90cm,两人面对面使用电脑办公,也能拥有舒适独立的空间,互不干扰。
市面上的成品餐桌,长度一般有1.4m/1.6m/1.8m/2m可选,分别对应4人、6人、8人、10人用餐。
建议往1.6m以上的选,1.4m的长桌能承载的功能很少,如果你家餐厅确实放不下大的,像文章开头说到的,不如选圆桌。
大家喜欢用长桌还是圆桌呢?
(文章来源:住范儿,如有问题请立即联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