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主流网络视听崛起,开启主流价值社交传播之门
来源:光明日报    2021-10-27 16:56:21

第48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1年6月,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.44亿,占全体网民的93.4%,其中20~29岁年龄段网民对网络视频应用的使用率最高,达97.0%。由此可见,网络已成为青年用户视听消费的主要平台。

青年人在网络上看什么呢?并非完全是搞笑、综艺、娱乐类内容。近年来,《山海情》《觉醒年代》《理想照耀中国》《巡回检察组》等大量主旋律剧集,已实现网络平台与电视台的同步播出,网络成为其触达青年观众的主要渠道。

不仅主旋律剧集成功“触网”,传播党史国史、弘扬真善美的电影、纪录片、短视频,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,并引发了广泛的话题讨论。以网络视听平台优酷为例,该平台上的主旋律内容播放人次高速增长,2021年月均播放人次近9亿,分别是2020年、2019年的1.2倍、5.4倍。

我们把这类遵循网络传播规律、贴近青年观众审美、反映时代主流价值、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视听作品称为新主流网络视听作品,它涵盖网络剧、网络电影、网络综艺、网络纪录片等不同形态。

既不像早期网络视听作品那样过度娱乐化甚至徘徊在低俗的边缘,又不像传统主旋律作品那样说教意味浓厚,新主流网络视听作品使用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方式和修辞话语,让主流内容传达年轻化、精品化,让观众看得懂、喜欢看,在此基础上高效完成主流价值的输出。

新主流网络视听作品的创作,来自对受众精神需求的深邃洞察,来自对文化价值的深入思考,来自对社会潮流的前瞻瞭望。比如,重大现实题材作品《功勋》,讲述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,以单元剧的方式“并轨”展现功勋模范精神,又“分述”每位人物的高光时刻,让英雄的崇高精神契合新的时代表达。《这!就是灌篮》《拳力以赴的我们》《这!就是街舞4》等网络综艺,呼应社会主流审美需求,自觉抵制“娘炮”畸形审美,展现具有阳刚之气的力量美与不懈拼搏的奋斗美,为正向引领青少年开辟出新通路。

新主流作品崛起的意义不仅在于革新了传统主旋律作品的话语方式,更在于开启主流价值社交传播之门,赋予主流价值“爆炸式”的传播力、影响力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网络平台的“可供性”让新主流网络视听作品成为创作者、生产者与观众共塑的文本,观众通过发弹幕、写留言、跨屏分享等形式,与元文本深度互动,不断延展传播链条。

2021年5月22日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去世。看到相关新闻视频后,大量观众在相对集中的那一两天里,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留言区及弹幕发言:“一路走好,袁爷爷”“一辈子,一个梦,一件事”。这不仅是观众情感的表达,更是主流价值的社交式传播。在“袁隆平去世”新闻视频播放时,在网友们发布弹幕留言那一刻,尊重知识、尊重科学、崇尚英雄的价值观念瞬间得到强化并获得广泛认同。因此,可以说新主流网络视听提供的不仅是内容,更是个人抒发情感的平台,是群体间彼此寻求认同的表达场域,是特殊时期社会共情的阵地。

新主流网络视听作品往往与现实中的“纪念日”“节日”等重大时间节点形成较强关联,从而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长久在线并进行口碑传播,推动主流价值的持续稳定输出。比如,《觉醒年代》在优酷平台长尾期播放量单日峰值分别是今年的6月14日和7月4日,与白玉兰奖揭晓、高考等热点事件日期相近,其长尾期获得的流量达热播期日均流量的107%,远高于其他剧集占比。剧集加深了年轻观众对历史的认知,很多人自发前往延乔路、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献花留言,《新青年》周边文创产品也热销起来。在线上线下互动的过程中,作品想传达的价值观念很自然地深入了人心,甚至化为观众的具体行动。

总之,在互联网这一广阔舞台上,新主流网络视听通过新的内容形态、新的情感表达、新的传播渠道,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互动方式,推动了主流价值的社交式传播,引领着网络视听创作的潮流,让网络视听呈现出繁而不乱、多姿多彩的文化姿态。

(作者:王晓红,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王静,系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)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京津冀玩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

回顶部